1、街区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通常提到的街区,为城市街区,在西方国家中,例如美国,人口普查的最小颗粒度也是街区,每一项人口普查内容都可以按照街区来进行统计,因此在人口统计学中,街区可以被称为人口统计街区。
2、街区是指城市的一个街区或一个街道,以及其周围的地区。街区通常包括若干个街道和街口,其功能和建筑形态也在不断变化。一个街区的特征除了建筑物之外,还包括街道宽度、人行道的情况、街区内绿地的分配情况以及交通情况等。街区不仅反映出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还能反映出当地社会文化和历史变迁。
3、街区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通常提到的街区,为城市街区,在西方国家中,例如美国[1] ,人口普查的最小颗粒度也是街区,每一项人口普查内容都可以按照街区来进行统计,因此在人口统计学中,街区可以被称为人口统计街区。
4、街区是一个以需求为驱动的本地化实时交易平台。用户只需说出想要购买的东西或者需要的服务,这个平台会让在用户周围的人或商家去满足用户的需求。比如,用户想要找个人帮你到医院排队挂号,用户想要买一部iPhone手机, 甚至于用户想找个人帮你去道歉,等等,只要用户能想到的,街区都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1、BLOCK是居住和商业的集中融合。街区,与其说是具备商业特征的商居城,不如说是应有尽有的生活城,以悠闲、诗意、活力和友善为特征,融合在人们的商居行为中。
2、block 名词 n. [C]块[(+of)];积木[P]【美】(四面围有街道的)街区 The store is three blocks away.那家商店距此三条街。阻塞(物),障碍(物)[S1]There is a block in the pipe and the water cant flow away.管子里有阻塞物,水流不出去。
3、钱江BLOCK项目位于之江新城的核心区域,紧邻市委党校,周边规划有地铁6号线。项目依托城市上游的山水美景,借势美院经济优势的商圈,以160000平方米的规模,打造出一个集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精品街区。具体规划包括近20000平方米的商业街、15000平方米的精品酒店,以及近60000平方米的SOHO空间。
4、从商业街到商业街区传统的商业街具有非常相似的线性形态,吸引人们停留的仅仅是依靠店铺本身,这使得经营非常吃力。商业街区则是近年来从国外Block街区引入的概念,并因其独特的魅力往往被当作一个城市的形象名片。
1、在城镇层面,新城市主义反对僵化的功能分区,主张功能多样化的邻里街坊。其规划设计原则包括紧凑性、步行友好性、功能复合性和可支付性。具体措施如限制街区尺度、优化街道宽度、增加绿化带、优化人行道、设立步行专用街和优化停车方式等,以创造宜人步行环境和多元化的社区生活。
2、.内部道路系统:邻里单位应当提供特别的街道系统,第一条道路都要与他可能承载的交通量相适应,整个街道网要设计得更便于单位内的运行同时又能阻止过境交通的使用。新城市主义 城市主义是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其核心人物是Peter Calthorpe。 这场运动始于1990年初。
3、美国社会学家佩里。理想“邻里单位”理论“新城市主义”把佩里于1930年代提出的“邻里单位”理论发扬光大,并归纳了一个理想邻里的基本设计准则。新城市主义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想邻里的原则,有一个鲜明的邻里中心和一个明确的边界,邻里中心应该是明确,应该被公共空间所界定,充满商业设施。
4、“新都市主义”指的是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在美国出现的一系列关于城市设计的思潮,这些观点有大量共同的关注点,包括:混合使用、环境敏感度、建筑与街道类型内在的秩序、明确的边缘和中心、可步行性、简洁的图示导则代替传统的分区标准等。
5、因此,比较适宜可行的区域规划范围,是一个大城市区或是由几个毗邻大城市区联接而成的区域。而在这样一个区域之内,散布着大小不等的一些市、镇、村落。区域规划的目的是要保障和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活力、社会公平、环境健康。
6、适宜步行的交通系统、居住舒适度、环保与节能,并通过公共空间、多样化住宅类型、精致景观等设计原则,实现新城市主义的核心理念。D.新城市主义思想的借鉴 新城市主义的借鉴要点包括积极发展多层次、完善的交通服务系统,塑造具有归属感的邻里社区,坚持公平性原则,融合地域风格、历史文脉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