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零碳社区通过构建绿色建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设施和智慧管理体系,以及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区零碳排放。构建零碳社区需遵循低碳社区、近零碳社区的建设实践,采用绿色低碳、生态环保要求,设计零碳社区的路径,适用于城市和既有社区的零碳改造。
**零碳社区标准**:本标准基于低碳实践与绿色环保原则,为零碳社区发展提供框架,将零碳社区分为零碳细胞、零碳单元与零碳场景三部分,适用于城市社区的零碳建设与既有社区改造。
具体案例中,青岛奥帆中心作为首个城市零碳社区,展示了节能技术和减排成果的显著性;广东中山福兴新村则通过太阳能、绿色种植和智能垃圾回收,实现了近零排放;扬州南河下低碳社区则巧妙地将地源热泵、雨水收集和光伏发电融入古城保护,展示了节能与文化风貌的完美融合。
1、GB40879-2021《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的发布,对数据中心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1000个机架规模为例,以PUE值为3为控制目标,针对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在亚热带南部城市海口,实现PUE小于3是可以做到的,但需要对能机设备的选型进行严格的计算。
2、PUE值,即电源使用效率,是衡量数据中心电力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数据中心所有能源消耗与IT负载能源消耗的比例。一个接近1的PUE值意味着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更高,绿色化程度更佳。在全球范围内,随着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和碳排放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3、当PUE接近1时,意味着数据中心绿色化程度高,反之则可能意味着额外的电力需求,效率较低。目前,全球先进数据中心的PUE值普遍低于2,而我国大部分运营超过5年的数据中心PUE值多在2~3之间,少数新建的数据中心能达4或更低,但这往往是在没有水分的严格评估下得出的。
1、碳达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展示了多样性与差异性,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具体路径,体现因地制宜的探索,并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的经验。近期,承德、盐城、烟台、张家口等12个地区出台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旨在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标志着我国在实现双碳目标道路上的重要进展。
2、碳达峰试点城市的实施方案展现出多样性和地域特色,旨在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12个地区如承德、盐城等纷纷出台实施方案,提供操作性极强的经验分享。这些城市以因地制宜为核心,如承德依托清洁能源,张家口发展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各具针对性的策略旨在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转型。
3、在试点城市政策的差异化背后,体现的是“因地制宜”的特点。《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强调充分考虑不同试点的区位特点、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探索多元化绿色低碳转型路径。各试点城市根据自身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参考、可借鉴的经验。